擘畫高質量發展新藍圖——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立足職能助推全省高質量發展工作綜述

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現場

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質量管理模式在廣東省推廣

獲得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企業華昌集團的車間生產線
嶺南春來早,奮進啟新程。1月28日,兔年首個工作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作為“新春第一會”,南粵大地的關注焦點集中在高質量發展上。
“改革開放是廣東最鮮明特征,高質量發展是廣東最光明前途。”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提出,在危與機、穩與進、攻與守的縱橫捭闔中,全省上下形成了強烈共識,廣東經濟的“危”源自高質量發展不足,“機”要靠高質量發展才能緊緊抓住。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
“堅持制造業當家”“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廣東省高質量大會擘畫了新一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藍圖。記者注意到,在大會提出的一系列目標愿景中,市場監管部門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責任重大,大有可為。
穩步建設質量強省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是此次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探討的主題之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質量強省。這一發展戰略指向明確,為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路徑。
支撐廣東省“制造業當家”的信心和底氣,來自多年來在質量強省建設方面的探索與努力。追求質量、打造品牌,一直以來都是廣東制造業的優良傳統。在改革開放之初,這里以珠江水、廣東糧、嶺南衣、粵家電等“廣貨”品牌享譽全球。如今,質量強省建設在廣東持續深入開展,“質量第一”理念成為價值遵循。
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經濟活動的基礎,只有每件產品都有質量、每家企業都以質量為生命,高質量發展之路方能行得穩、走得順。
在湖南長沙,每天在城市穿梭的國內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懸浮列車所用的“導電軌”的供應商,是一家來自廣東佛山的企業——華昌集團。
作為佛山唯一一家摘得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的企業,華昌集團總經理潘樹華深有感觸地說:“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在規?;l展的同時,我們一直保持著沒有出現過大型質量事故的紀錄。”
在廣東,像華昌集團一樣的質量標桿越來越多。全省不斷完善省政府質量獎評選機制,推動在更多領域樹立質量標桿,大力推廣應用中國質量獎和省政府質量獎獲獎組織的先進質量管理經驗和管理方法,實現將先進質量理念、質量文化、質量管理模式向全產業鏈延伸。
截至目前,廣東省共有3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15家組織和1名個人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2022年完成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選,累計62家組織獲得省政府質量獎,36家組織和1名個人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
持續推進質量提升
制造業是廣東的立省之本,素有“世界工廠”之稱。多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質量提升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質量工作更好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國家對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連續七次獲得最高等級A級,廣州、深圳、東莞質量工作先后于2018年、2019年、2021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全省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穩步提升,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由2016年的92.49%提高到2021年的94.85%,消費品質量合格率由2016年的87.01%提高到2021年的93.38%,均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在市場監管部門推動下,廣東省部署推進產業聚集區質量強業活動,圍繞超過100個重點產業或重點領域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為超過1萬家企業提供質量服務。
在重點行業領域,廣東省聚焦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設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四大領域,兼顧其他高技術制造業研發投入領域,開展質量競爭型產業統計分類試點工作,為推動競爭型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選定超高清視頻顯示、氫能供應鏈管理、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
市場監管部門在全省遴選100個行業或者產品開展質量強業活動。創新開展“問診治病”質量幫扶工作,助推中小微企業解決質量技術短板。全省累計比對產品860批次,開展共性問題質量攻關282項,制修訂各類標準156項。
結合產業企業質量需求,市場監管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集成服務,建成線上服務平臺和線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共108個,覆蓋34個行業的質量服務領域,同時制定《質量技術基礎“一站式”服務工作指引》等地方標準,有效規范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建設、運營與評估。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108個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平臺站點累計為34個重點產業4.43萬家市場主體提供服務近6.69萬次,為企業節約費用約1.63億元,帶動就業人數5.12萬人,幫助企業解決質量難題7265個。
2023年,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將會同省有關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開展“競標爭先”活動,制訂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創新意見,以標準化推動廣東省產業化、國際化上新水平。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將突出圍繞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強質量創新政策引導,大力實施“質量強市、強業、強企、強基”四大工程,以質量政策系統化、區域質量協同化、產業質量品牌化、質量服務集成化,助力廣東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從2022年末開始,一架架載著粵企招商人員的航班包機,從廣州白云機場的跑道上騰空而起,紛紛飛赴境外參加國際會展、商業洽談,與外商面對面談生意、搶訂單、拓市場。
企業組團“出海”的熱情令人欣喜,背后是營商環境“良港”的有力支撐。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創建一流營商環境,依舊是參會各方特別是各類市場主體討論的熱點。
會上,廣東省政府負責同志表示,要全力支持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加快優化營商環境。與會多位企業代表在發言中表示,對廣東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將繼續投資廣東、扎根廣東。
“廣東不僅是中國經濟的領頭羊,更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廣東有著中國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已經視‘他鄉’為故鄉!”東華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銘祥在大會上的一席話,贏得了眾多企業家的共鳴。
政府部門的決心,企業家們的信心,為市場主體釋放了積極信號。2月2日,廣東省民營企業家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誓師大會在廣州市舉行,向社會各界傳遞出新一年邁上新征程的豪情。會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向線上線下超過2.5萬企業家介紹了市場監管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廣東省市場主體數量居全國第一。截至2022年底,全省實有民營企業(含個體工商戶)1571萬戶,較2021年末增長7.0%,為廣東經濟發展穩中提質夯實了微觀基礎。
近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發力,著力為廣大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市場監管部門突出改革賦能,以商事制度改革為帶動,深入推進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帶動許可審批制度全面改革,市場準入制度性成本大幅下降,全省實現企業開辦5個環節一網通辦、一日辦結,營商環境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近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全力落實省內穩經濟政策及接續政策的各項牽頭任務,出臺精準幫扶市場主體“16條”,推動市場主體穩定存量、擴大增量、提升質量。
該局通過強化監管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建立健全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做到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在市場監管部門全力培育和護航下,廣東省民營企業近年來較好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實現了企穩回升、逆勢增長。
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當前,我國市場主體數量增長至1.69億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歷史性地躍上5000萬戶和1億戶的大臺階,為穩住宏觀經濟基本盤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個體工商戶作為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趨重要。
廣東省是個體工商戶大省,2022年全省新登記個體工商戶達到146.95萬戶。遍布南粵大地、覆蓋各行各業的個體工商戶,不僅為市場繁榮、百姓民生提供著支持,也對全省實現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促進作用。
新年伊始,市場監管部門牽住“牛鼻子”,把服務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任務。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次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即舉行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了廣東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和創新思路。
會上提出,個體工商戶作為廣東省重要的市場主體,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參與推動廣東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個體工商戶的健康發展是穩增長穩就業的底氣所在,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所在。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就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介紹,《若干措施》從6個方面提出了31條具體的舉措,著力降成本、穩經營、減負擔、優環境、拓空間、促發展,打造個體工商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全力推動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例如,在優化個體工商戶營商環境方面,《若干措施》明確支持個體工商戶直接變更經營者,落實港澳臺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的政策,推進市場監管領域信用監管,為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提供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在拓展個體工商戶發展空間方面,《若干措施》豐富對個體工商戶的服務種類,從持續加大個轉企支持力度,支持發展線上商業模式,提升個體工商戶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知識產權能力,加強標準化服務等方面,促進個體工商戶提質增效。
在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服務供給方面,《若干措施》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個體工商戶創新創業、支持退役軍人創業、提供公益性的法律服務。加強個體工商戶發展狀況監測分析,構建公共服務平臺體系等措施,為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推動個體工商戶長遠發展。
此外,《若干措施》還在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強化個體工商戶金融扶持、減輕個體工商戶稅費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舉措。
“《若干措施》31條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指出,其主要特點集中在4個方面,一是堅持需求導向,從降本增效提質等多個層次,著力打出政策的組合拳,切實幫助個體工商戶穩經營增信心。二是著眼高質量發展,從推動個體工商戶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在發揮知識產權、質量、標準化、職業技能培訓等工具綜合作用上持續用力,切實提升個體工商戶競爭力。三是力求精準務實,堅持多從“小切口”入手,提出務實管用的措施。四是突出系統集成,整合了市場監管、稅務、銀行、財政等多個部門的最新扶持措施,體現了對個體工商戶幫扶的“量身定制”,打通政策供給的“最后一公里”。
新一年,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將更好發揮省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部門間聯席會議的制度優勢,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抓好政策落實,切實幫扶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凝聚共識助推發展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立足新起點,面向新征程,各地紛紛以奮斗姿態搶時間抓機遇,拿出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規劃和行動方案。新一年,作為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廣東省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再次闖在先、沖在前。
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全省將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堅持供給需求“雙管齊下”、內外需協同發力,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專家指出,在新春開工的第一天,廣東省舉辦高質量發展大會,展現了經濟大省提振信心、引領預期的非凡之舉,也是當疫情防控走過壓力期進入新階段勇于開新局的擔當,將對全國起到示范作用。
“通過高質量發展走好中國經濟新征程,已形成廣泛共識。”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廣東省、廣州市要利用粵港澳大灣區位于雙循環戰略支點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這一世界級經濟平臺,以高質量發展的步步推進,贏得現代化建設的節節勝利,奮力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認為,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經濟社會發展恢復正常,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會。廣東省、廣州市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市場要素發育充分,高標準的市場體系更為完善,有利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經濟體制保障。廣東創造了許多改革開放的經驗,有利于探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法。
廣東省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也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記者了解到,新一年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將以全面深化改革提振信心,著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成功召開,奏響了奮進新征程的號角。”面對大會傳遞出的發展方向,劉光明指出,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決扛起質量強省的牽頭責任,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抓好灣區標準、灣區認證,助力制造業當家。堅決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30條措施,助力個體工商戶發展。堅決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先行示范省的建設部署,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倍增計劃。堅決踐行監管為民服務宗旨,落實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等民生實事,助力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曾經創造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廣東奇跡”。如今,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這片改革熱土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必將“粵”走“粵”快,再創輝煌。
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現場
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質量管理模式在廣東省推廣
獲得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企業華昌集團的車間生產線
嶺南春來早,奮進啟新程。1月28日,兔年首個工作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作為“新春第一會”,南粵大地的關注焦點集中在高質量發展上。
“改革開放是廣東最鮮明特征,高質量發展是廣東最光明前途。”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提出,在危與機、穩與進、攻與守的縱橫捭闔中,全省上下形成了強烈共識,廣東經濟的“危”源自高質量發展不足,“機”要靠高質量發展才能緊緊抓住。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
“堅持制造業當家”“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廣東省高質量大會擘畫了新一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藍圖。記者注意到,在大會提出的一系列目標愿景中,市場監管部門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責任重大,大有可為。
穩步建設質量強省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是此次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探討的主題之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質量強省。這一發展戰略指向明確,為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路徑。
支撐廣東省“制造業當家”的信心和底氣,來自多年來在質量強省建設方面的探索與努力。追求質量、打造品牌,一直以來都是廣東制造業的優良傳統。在改革開放之初,這里以珠江水、廣東糧、嶺南衣、粵家電等“廣貨”品牌享譽全球。如今,質量強省建設在廣東持續深入開展,“質量第一”理念成為價值遵循。
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經濟活動的基礎,只有每件產品都有質量、每家企業都以質量為生命,高質量發展之路方能行得穩、走得順。
在湖南長沙,每天在城市穿梭的國內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懸浮列車所用的“導電軌”的供應商,是一家來自廣東佛山的企業——華昌集團。
作為佛山唯一一家摘得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的企業,華昌集團總經理潘樹華深有感觸地說:“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在規?;l展的同時,我們一直保持著沒有出現過大型質量事故的紀錄。”
在廣東,像華昌集團一樣的質量標桿越來越多。全省不斷完善省政府質量獎評選機制,推動在更多領域樹立質量標桿,大力推廣應用中國質量獎和省政府質量獎獲獎組織的先進質量管理經驗和管理方法,實現將先進質量理念、質量文化、質量管理模式向全產業鏈延伸。
截至目前,廣東省共有3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15家組織和1名個人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2022年完成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選,累計62家組織獲得省政府質量獎,36家組織和1名個人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
持續推進質量提升
制造業是廣東的立省之本,素有“世界工廠”之稱。多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質量提升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質量工作更好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國家對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連續七次獲得最高等級A級,廣州、深圳、東莞質量工作先后于2018年、2019年、2021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全省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穩步提升,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由2016年的92.49%提高到2021年的94.85%,消費品質量合格率由2016年的87.01%提高到2021年的93.38%,均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在市場監管部門推動下,廣東省部署推進產業聚集區質量強業活動,圍繞超過100個重點產業或重點領域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為超過1萬家企業提供質量服務。
在重點行業領域,廣東省聚焦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設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四大領域,兼顧其他高技術制造業研發投入領域,開展質量競爭型產業統計分類試點工作,為推動競爭型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選定超高清視頻顯示、氫能供應鏈管理、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
市場監管部門在全省遴選100個行業或者產品開展質量強業活動。創新開展“問診治病”質量幫扶工作,助推中小微企業解決質量技術短板。全省累計比對產品860批次,開展共性問題質量攻關282項,制修訂各類標準156項。
結合產業企業質量需求,市場監管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集成服務,建成線上服務平臺和線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共108個,覆蓋34個行業的質量服務領域,同時制定《質量技術基礎“一站式”服務工作指引》等地方標準,有效規范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建設、運營與評估。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108個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平臺站點累計為34個重點產業4.43萬家市場主體提供服務近6.69萬次,為企業節約費用約1.63億元,帶動就業人數5.12萬人,幫助企業解決質量難題7265個。
2023年,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將會同省有關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開展“競標爭先”活動,制訂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創新意見,以標準化推動廣東省產業化、國際化上新水平。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將突出圍繞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強質量創新政策引導,大力實施“質量強市、強業、強企、強基”四大工程,以質量政策系統化、區域質量協同化、產業質量品牌化、質量服務集成化,助力廣東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從2022年末開始,一架架載著粵企招商人員的航班包機,從廣州白云機場的跑道上騰空而起,紛紛飛赴境外參加國際會展、商業洽談,與外商面對面談生意、搶訂單、拓市場。
企業組團“出海”的熱情令人欣喜,背后是營商環境“良港”的有力支撐。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創建一流營商環境,依舊是參會各方特別是各類市場主體討論的熱點。
會上,廣東省政府負責同志表示,要全力支持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加快優化營商環境。與會多位企業代表在發言中表示,對廣東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將繼續投資廣東、扎根廣東。
“廣東不僅是中國經濟的領頭羊,更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廣東有著中國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已經視‘他鄉’為故鄉!”東華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銘祥在大會上的一席話,贏得了眾多企業家的共鳴。
政府部門的決心,企業家們的信心,為市場主體釋放了積極信號。2月2日,廣東省民營企業家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誓師大會在廣州市舉行,向社會各界傳遞出新一年邁上新征程的豪情。會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向線上線下超過2.5萬企業家介紹了市場監管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廣東省市場主體數量居全國第一。截至2022年底,全省實有民營企業(含個體工商戶)1571萬戶,較2021年末增長7.0%,為廣東經濟發展穩中提質夯實了微觀基礎。
近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發力,著力為廣大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市場監管部門突出改革賦能,以商事制度改革為帶動,深入推進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帶動許可審批制度全面改革,市場準入制度性成本大幅下降,全省實現企業開辦5個環節一網通辦、一日辦結,營商環境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近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全力落實省內穩經濟政策及接續政策的各項牽頭任務,出臺精準幫扶市場主體“16條”,推動市場主體穩定存量、擴大增量、提升質量。
該局通過強化監管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建立健全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做到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在市場監管部門全力培育和護航下,廣東省民營企業近年來較好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實現了企穩回升、逆勢增長。
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當前,我國市場主體數量增長至1.69億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歷史性地躍上5000萬戶和1億戶的大臺階,為穩住宏觀經濟基本盤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個體工商戶作為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趨重要。
廣東省是個體工商戶大省,2022年全省新登記個體工商戶達到146.95萬戶。遍布南粵大地、覆蓋各行各業的個體工商戶,不僅為市場繁榮、百姓民生提供著支持,也對全省實現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促進作用。
新年伊始,市場監管部門牽住“牛鼻子”,把服務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任務。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次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即舉行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了廣東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和創新思路。
會上提出,個體工商戶作為廣東省重要的市場主體,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參與推動廣東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個體工商戶的健康發展是穩增長穩就業的底氣所在,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所在。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就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介紹,《若干措施》從6個方面提出了31條具體的舉措,著力降成本、穩經營、減負擔、優環境、拓空間、促發展,打造個體工商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全力推動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例如,在優化個體工商戶營商環境方面,《若干措施》明確支持個體工商戶直接變更經營者,落實港澳臺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的政策,推進市場監管領域信用監管,為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提供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在拓展個體工商戶發展空間方面,《若干措施》豐富對個體工商戶的服務種類,從持續加大個轉企支持力度,支持發展線上商業模式,提升個體工商戶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知識產權能力,加強標準化服務等方面,促進個體工商戶提質增效。
在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服務供給方面,《若干措施》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個體工商戶創新創業、支持退役軍人創業、提供公益性的法律服務。加強個體工商戶發展狀況監測分析,構建公共服務平臺體系等措施,為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推動個體工商戶長遠發展。
此外,《若干措施》還在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強化個體工商戶金融扶持、減輕個體工商戶稅費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舉措。
“《若干措施》31條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指出,其主要特點集中在4個方面,一是堅持需求導向,從降本增效提質等多個層次,著力打出政策的組合拳,切實幫助個體工商戶穩經營增信心。二是著眼高質量發展,從推動個體工商戶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在發揮知識產權、質量、標準化、職業技能培訓等工具綜合作用上持續用力,切實提升個體工商戶競爭力。三是力求精準務實,堅持多從“小切口”入手,提出務實管用的措施。四是突出系統集成,整合了市場監管、稅務、銀行、財政等多個部門的最新扶持措施,體現了對個體工商戶幫扶的“量身定制”,打通政策供給的“最后一公里”。
新一年,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將更好發揮省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部門間聯席會議的制度優勢,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抓好政策落實,切實幫扶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
凝聚共識助推發展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立足新起點,面向新征程,各地紛紛以奮斗姿態搶時間抓機遇,拿出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規劃和行動方案。新一年,作為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廣東省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再次闖在先、沖在前。
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全省將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堅持供給需求“雙管齊下”、內外需協同發力,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專家指出,在新春開工的第一天,廣東省舉辦高質量發展大會,展現了經濟大省提振信心、引領預期的非凡之舉,也是當疫情防控走過壓力期進入新階段勇于開新局的擔當,將對全國起到示范作用。
“通過高質量發展走好中國經濟新征程,已形成廣泛共識。”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廣東省、廣州市要利用粵港澳大灣區位于雙循環戰略支點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這一世界級經濟平臺,以高質量發展的步步推進,贏得現代化建設的節節勝利,奮力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認為,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經濟社會發展恢復正常,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會。廣東省、廣州市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市場要素發育充分,高標準的市場體系更為完善,有利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經濟體制保障。廣東創造了許多改革開放的經驗,有利于探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法。
廣東省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也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記者了解到,新一年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將以全面深化改革提振信心,著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成功召開,奏響了奮進新征程的號角。”面對大會傳遞出的發展方向,劉光明指出,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決扛起質量強省的牽頭責任,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抓好灣區標準、灣區認證,助力制造業當家。堅決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30條措施,助力個體工商戶發展。堅決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先行示范省的建設部署,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倍增計劃。堅決踐行監管為民服務宗旨,落實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等民生實事,助力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曾經創造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廣東奇跡”。如今,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這片改革熱土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必將“粵”走“粵”快,再創輝煌。
- 廣西集中用餐單位治理顯成效(2023-11-11)
- 浙江臺州椒江區發布全國首個縫制設備產品質量數字護照(2023-11-11)
- 山西規范網絡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常態化監管(2023-11-11)
- 安徽抓緊抓實糧食購銷領域監管(2023-11-11)
- 福建公布2023年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2023-11-10)